中国加入不了CPTPP不如建个CCCP《共产主义特区(特色自贸区)》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
2024年12月,英国正式加入CPTPP的消息让不少人又想起了中国的申请。

英国从2021年2月申请到最终敲定只用了三年多,咱们比他们晚申请七个月,现在连谈判的大门都还没完全推开。

有人开始嘀咕:是不是人家压根没打算带咱们玩?

既然卡在门外,咱们自己搞个"共产主义特色自贸区"行不行?这事儿还真得掰开揉碎了说。

当初CPTPP前身就是个四国小圈子,后来被美国看中搞成了TPP。2017年特朗普拍屁股走人,日本带着剩下11国改头换面搞成现在这个版本。要说加入流程确实复杂,得先跟所有成员国混熟脸,等人家点头才能启动正式谈判。英国能这么快上车,主要还是成员国给面子——毕竟老牌发达国家,规则对接起来相对容易。

咱们的进度条卡在哪儿了呢?2023年7月那次CPTPP委员会会议上,中国交过作业了,详细汇报了怎么在搞试点接轨高标准。但到现在委员会还没决定启动程序,说白了就是会员们还没达成共识。观察者网专家丁一凡说得实在,关键卡点可能不在日澳,而是美墨加协定拴着的加拿大、墨西哥,毕竟人家经济命脉捏在美国手里。

说到高标准这个硬杠杠,CPTPP那套"三零政策"确实够狠。零关税听着简单,实际操作时各国都有要保护的"亲儿子产业";零壁垒涉及的服务业、数字经济这些恰恰是咱们的改革深水区;零补贴更麻烦,既要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补贴,又不能伤及民生保障。清华金融评论说得好,这相当于第二次"入世",得动真格改革。

地缘政治这锅乱炖也不能忽视。日本态度暧昧得很,一边在RCEP里跟咱们称兄道弟,转头到CPTPP就支支吾吾。澳大利亚更绝,铁矿石生意照做不误,碰到规则谈判就摆谱。最要命的是美墨加协定里那个"霸王条款",逼得加拿大、墨西哥看美国脸色行事,这可比经济谈判难搞多了。

有人出主意说咱自己拉群建自贸区,这想法挺大胆但不太实际。且不说从头制定规则多费劲,现在全球高标准自贸区都开始搞"规则联网",另起炉灶容易变成孤岛。澎湃新闻说得好,现有自贸区网已经够密了,关键是要在规则体系里争话语权。就像打游戏,与其自己开新服,不如在热门服务器里当高玩。

不过坚持申请CPTPP真不是死要面子。咱们的制造业升级需要更高水平的倒逼机制,就像当年入世倒逼国企改革。现在搞的21个自贸试验区就是练兵场,深圳前海试点跨境数据流动,海南搞服务业开放,都是在攒谈判筹码。更重要的是,拿下CPTPP相当于拿到制定下一代贸易规则的入场券,这个战略价值可比多卖几集装箱货重要得多。

看看RCEP的成果就有信心。当初也有人唱衰,结果2022年生效后,中国对东盟出口逆势增长16%,汽车零部件产业直接形成区域闭环。CPTPP成员国里七个是RCEP老伙计,越南、马来西亚这些制造业新秀早就跟咱们产业链咬合,日本车企的新能源布局更离不开中国市场。经济规律终究要战胜政治算计。

当然不能光等别人开绿灯,自己的功课还得抓紧做。知识产权保护要跟上,国企竞争中性原则得落实,数据跨境流动的防火墙要变成智能闸门。这些改革啃下来,就算最后没进CPTPP,咱们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上台阶了。就像备考清华没考上,复习过程中提升的实力照样能上重点大学。

现在国际经贸就像群聊,美国想拉小群搞脱钩,咱们的策略是能加的大群都加。CPTPP、DEPA(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)同步推进,今年还主动申请加入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。这种多点突破的打法,既避免被孤立,又能积累规则谈判经验。毕竟未来的贸易战争,拼的就是规则制定能力。

话说回来,中国真要进了CPTPP,受益的可不是单方面。日本汽车能更顺畅进入中国市场,澳洲铁矿石交易规则更透明,东南亚的电子元器件供应也会更稳定。就连加拿大,别看现在扭捏,真放开油菜籽市场他们跑得比谁都快。互利共赢这事,聪明人都算得清账。

站在普通老百姓角度,这些高大上的协定听着远,实际影响就在身边。跨境电商买新西兰奶粉可能更便宜,出国打工的选择更多,国内企业被迫提升服务品质。就像当年入世前担心狼来了,结果自家企业反而练成狼群。这次升级挑战,说不定又能逼出几个世界级企业。

不过也不能太乐观,眼前的路确实难走。美欧现在搞"去风险化",本质就是变相脱钩。CPTPP谈判既是经济仗,也是外交仗。得学会用市场筹码换规则空间,就像用新能源汽车市场换技术标准话语权。这需要谈判团队既有绣花功夫,又有拔河力气。

说到底,全球化这趟车不会停,但可能要换轨道。中国申请CPTPP就像买票上车,既要遵守现有乘车规则,也得争取参与设计新轨道。这个过程注定漫长,但就像登山,每克服一个难关就看得更远。那些唱衰的人应该想想,四十年前谁能料到中国能成世界工厂?

大家觉得中国该怎么突破这些难题?是继续闷头改革,还是在外交上发力破局?或者您有更好的主意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。毕竟国家大事,也需要集思广益不是?